机电工程学院2022
 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教学工作  师资队伍  科研学科  党群工作  学生工作  招生就业  资料下载 
最新消息: · 关于征集2026年度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        · 关于征集2026年度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        · 关于征集2026年度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建议书的通知         · 开题明思路 聚力保质量         · 开题明思路 聚力保质量         · 长春工程学院智能检测机器人微专业招生简章         · 致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感谢信         · 科学研究处关于寒假假期的服务通知         · 学校与机电工程学院联合开展实验室安全大检查         · 关于举办2025年吉林省科普微视频大赛的通知   
新闻中心
院内下载
尚无内容。
文章内容页
当前位置: 首页>>首页栏目>>学生生活>>正文

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|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纪实第四期
2025-02-19 21:56  

久别重逢,心怀赤诚与热忱。这个寒假,在学校各级团组织的号召下,机电学子纷纷回到家乡参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他们深入基层,扎根一线,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,用智慧与汗水谱写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。

在一次次实践中,他们以青春之名,唱响了奉献与担当的时代强音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!

班级:机制2345

姓名:岳阳

实践单位:兰香园社区

实践岗位:志愿者

实践历程:

在参与教小学生的志愿活动之前,我对教育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,在教学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绝非易事。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复杂的知识点,我尝试将数学题变成有趣的生活小故事,把语文诗词改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。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,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知识。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恍然大悟,那一张张充满成就感的笑脸,让我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
实践心得:

志愿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有所收获,更让我实现了自我成长。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,我学会了如何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他们的想法,如何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。每一次辅导作业、每一次组织活动,都让我更加理解教育的意义—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对孩子们心灵的关怀和引导。

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公益教育的决心。我希望未来能够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,用我的热情和责任感去帮助更多的孩子,为他们的成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我也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添砖加瓦,让更多的孩子在关爱和支持中茁壮成长!

班级:机制2347

姓名:王睿哲

实践单位: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龙化社区

实践岗位:志愿者

实践历程:

寒假伊始,我便投身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。首先,我与书法老师一起为社区写对联。书法教室里,墨香四溢,红纸铺展。我协助老师准备笔墨纸砚,看着老师笔走龙蛇,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对联跃然纸上。“一帆风顺年年好,万事如意步步高”,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。随后,作为志愿者,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慰问老人。我们提着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,走进老人们的家中。每到一户,老人们都热情地迎接我们。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,我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,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陪伴。

实践心得:

通过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我收获颇丰。在与书法老师写对联的过程中,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传承意识;慰问老人让我懂得关爱他人、奉献社会的意义;为社区各处送对联,我感受到自己的行动能为社区带来温暖和欢乐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。

同时,我也认识到自己在与人沟通和组织协调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。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,不断提升自己,为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。我相信,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,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

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假期里,机电学子怀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,回到家乡投身于“返家乡”的社会实践中。他们用知识与行动,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。让我们以青春为帆,以奋斗为桨,主动融入家乡,用心感受家乡的变化,用行动助力家乡的振兴。

在实践中锤炼自我,在奉献中实现价值,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,以昂扬的姿态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!

撰稿人:刘贤政

初 审:强嘉楠

复 审:王  

终 审:王利涛


关闭窗口

 

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大路395号 邮编:130012(湖西校区) 

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66号 邮编:130021(湖东校区)

版权所有:长春工程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