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别重逢,怀揣着梦想与责任。这个寒假,在学校各级团组织的积极动员下,机电学子纷纷回到家乡,投身于“返家乡”的社会实践中。他们深入基层,扎根一线,用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。在一次次实践中,他们以青春之名,书写了奋斗与奉献的动人篇章。
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青春风采!


班级:机制2445
姓名:王禹博
实践单位:吉林市龙潭区道荒山社区
实践岗位:社区志愿者
实践历程:
在本次社区服务活动中,我主要负责清理野广告的任务以及社区资料的整理与分类。我将墙面、电线杆上的野广告逐一清除,同时把有用的社区资料通过扫描整理成电子版,再进行细致的分类整理收集。对于一些过时的或不再需要的纸质资料,我进行了妥善处理。随后,我把这些整理好的资料装入文件夹,并打上清晰的标签以便查阅。我渴望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,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区添砖加瓦,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实践心得:
在实践过程中,我参与了环境整治、资料整理以及活动策划等工作,这些任务让我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。例如,在清理社区环境时,我意识到保持整洁不仅仅是表面工作,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举措。同时,我也感受到基层工作者的不易,他们用默默付出换来了社区的和谐与进步。
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、回报家乡的信念。我深刻认识到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,更要将所学应用于实践,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未来,我将继续关注基层建设,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!


班级: 机制2244
姓名: 虞汝健
实践单位:宿松县佐坝乡梁岭村村委会
实践岗位:志愿者
实践历程:
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,我主要负责协助村内困难人群的信息收集和人员信息登记工作。我深入走访村内困难家庭,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,并详细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和生活状况。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,我主动上门服务,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同时,我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,录入电子系统,并建立档案,方便后续的帮扶工作。对于一些特殊情况,我还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,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。
实践心得:
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困难人群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不便,尤其是在信息记录和表达方面。许多人在表达自身需求时存在障碍,而我们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。这让我意识到,帮助困难人群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支持,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沟通方式。
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。作为青年一代,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,更要用行动去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。未来,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此类活动,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支持的人,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班级:机制2442
姓名:李尔诺
实践单位:白城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
实践岗位:志愿者
实践历程:
在市团委的统一安排下,我们前往了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,为少年们辅导学习,参与了平台活动的筹备。同时,在平台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、讲座及课程。在平台时,我还积极调动少年们的爱国热情,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引导他们培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。
我还参与了由市团委牵头的"暖冬行动"志愿者服务。我前往客运站,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,为客运站的站务人员提供帮助、协助他们维持秩序,帮助旅客们购票、指引他们正确的方向,并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拎行李等。
实践心得:
在这次社会实践中,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,在志愿岗位上发光发热。力争用自己的行动来温暖每位旅客,在平台时,我学会了团队协作解决难题。我愈加认为只有齐心协力,集思广益,才能快速解决问题。我也逐渐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并且在机关实践时,我学会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,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沟通能力,受益匪浅。
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假期里,机电学子怀着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,积极参与到“返家乡”的社会实践中。他们用智慧与汗水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。让我们以青春之名,不负时代重托,主动走进家乡,用心感受家乡的脉搏,用行动践行青春的誓言。
在实践中成长,在奉献中收获,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,以奋斗的姿态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,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!
撰稿人:林子鹤
初 审:强嘉楠
复 审:王 娜
终 审:王利涛